城市河道生態治理-污水處理技術主要有:
1.生態疏浚主要是以清除污染水體的內源,減少底泥污染物向水體的釋放,為水生生態系統的恢復創造條件為目的的治理方式,主流工藝有干地開挖工藝、水力疏浚工藝、挖泥船挖泥——泥駁運泥——吹泥船吹泥的“挖、運、吹”工藝等。
2.邊坡固化、生態處理疏浚底泥固化后能夠形成膠結強度很大的生態性有機土壤,可用于水庫、河流漲落帶、湖岸、河岸生態護坡,還可對近90°的垂直巖面生態綠化,使其基質層在多雨季節不會被沖刷和流失,在防止山體滑坡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3.城市河道生態治理中的增氧曝氣,能夠有效改善河道水體和沉積物表面的氧化還原條件,增加溶解氧的含量,加強水體有機物與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觸,有利于污染物質的削減,還可提供造流作用,是目前主流的消除河道黑臭、改善水質、恢復生態的治理措施之一。
4.人工強化生物膜技術是以人工載體材料作為微生物生長基質,通過微生物的附著生長繁殖進而削減水體中的污染物。從原理上來說,人工強化生物膜技術是模擬了水生生態系統中微生物這一重要組成部分的功能,并通過載體選擇、菌種篩選以及培養條件控制等手段加以人工強化。人工載體材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可釋放化感物質,抑制水華的形成。
5.生態浮島是一種采用環境友好型材料在水體中搭建水生植物種植和生長的平臺,其中浮島植物的根系對污染物有吸附和吸收作用,植物根系分泌化感物質可有效抑藻,還可吸收河道中的有機營養物質,具有水質凈化、創造生境、改善景觀等作用。
6.微生物菌劑針對流速較慢、水位較深、不適合生態疏浚的城市河道,如斷頭河、黑臭河,投放微生物菌劑進行治理,可有效降解沉積物和造成黑臭的有機物質、氨氮等。
7.水生動物投放又叫生物操縱技術,主要投放浮游動物、底棲動物以及魚類。通過動物對微藻的攝食,能夠有效控制藻類水華,投放工作通常在沉水植物恢復、水質逐漸改善后進行。
膜分離活性污泥法(MBR)
而我司采用的是膜分離活性污泥法(Membrane Bio Reactor)是把生物處理和膜分離結合起來的創新型污水處理系統。
MBR和現有方法比較,在處理水質,占地面積,維護管理方面都是占有優勢的處理方法。
河道污水處理設備介紹
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兼氧H3MBR一體化污水處理器(中國發明專利號:ZL2018 1 0428433.5),采用三菱化學MBR膜技術,結合間歇曝氣和間歇進水完成脫氮除磷,去除有機物,并通過三菱化學MBR膜組件進行泥水分離,產水穩定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適用于城鎮新農村河道污水處理與回用。